帶貓咪植晶片前妳必須知道的事

幫貓咪施打晶片,如同隨身攜帶「回家通行證」

妳可能已經為貓咪準備了最愛的飼料、舒適的貓跳台,甚至買了內裝AirTag的定位項圈,但萬一有一天她意外走失,還找得回來嗎?身為一位把貓咪視為寶貝的貓咪家長,我們最不願面對的就是愛貓走失、無法聯絡的狀況。然而,這樣的悲劇,其實常常只是因為少了一顆小小的晶片。現在,就準備為妳的寶貝建立一張「回家通行證」吧!給她多一層的安全,也給自己多一份的安心承諾!

為什麼應該替貓植入晶片?

Section image

物晶片就像寵物的身份證,透過掃描器讀取裡面的唯一識別碼,當寵物走失時,可以通過晶片找到貓咪家長在寵物登記系統中登記的資料,讓寶貝們盡快回到溫暖的家。

寵物晶片最大的益處是辨識並找回走失的寵物,同時,可協助處理所有權爭議,比如離婚後的寵物歸屬問題。但或許有人會說,幫貓戴Air Tag或有標示電話的項圈不是更直接?但Air Tag有藍牙範圍的問題,和項圈一樣也都有傷害貓咪的風險,因此,寵物晶片至今仍是最準確且永久地識別貓隻的最佳方式。另一方面,自115年1月1日起若飼主未依規定為貓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者,則違反動保法第19條第3項規定,可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為貓咪植晶片已成法定義務。

植入晶片如何進行?

Section image

植入晶片的方式是透過植入器(implanter)將米粒大小般的微晶片注射到貓咪肩胛骨間的皮膚下,在植入過程中可能比抽血稍痛,但由於只是瞬間注射,不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有些貓咪家長擔心植入晶片會在貓咪的皮膚創造一個開放性傷口,非常疼痛且難以照顧,但獸醫表示該傷口雖需要1週才會完全癒合,但只要當下像抽血過後進行一般止血,返家後則無需特別上藥。據我的經驗,如果擔心貓咪疼痛不適,在植入晶片前2-3小時服用Gagapentin,貓咪在放鬆的情況下幾乎無感。然而,貓咪家長應該注意,光是植入晶片並不意味著完成了寵物登記流程,有很多令人遺憾的案例是在寶貝走失後冀望晶片在協尋時能派上用場,卻發現晶片根本沒有聯絡資料或沒有更新資料,讓植入晶片的主要功能無法發揮!


植入晶片的風險

Section image

植入晶片被國際公認為一項非常安全的程序,但與任何醫療程序一樣,總是存在副作用的風險,包括:晶片位移及注射部位出現腫瘤。這裡所謂的腫瘤通常是纖維肉瘤(Vaccine-associated sarcoma, VAS),是一種侵襲性癌症,但根據2006年由Vascellari等人發表的研究,貓咪植入微晶片後發生纖維肉瘤的風險極低,甚至可以說比施打疫苗的風險更低。在農業部尚未實施「全室內貓可免於狂犬疫苗施打」前,因為寵物登記要和狂犬疫苗綁定,讓不少貓咪家長因為考慮到狂犬病疫苗對貓咪造成纖維肉瘤的風險較高,使許多人連帶對寵物登記政策抱持保留的態度!所幸自2025年7月1日以後,農業部開始實施新的狂犬病疫苗政策,現在,只要符合「全室內飼養且外出使用箱籠」的條件,貓咪已可免打狂犬病疫苗,避免不必要的緊迫與醫療風險!因此,貓咪家長不用再擔心狂犬病疫苗風險,且根據世界小型動物獸醫協會(World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與美國獸醫醫學會(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均認為:「為狗與貓植入晶片是安全的,且極少與任何重大問題有關,僅會造成非常輕微且暫時的不適感」

什麼時候應該為貓植入晶片?

Section image

答案是——越早越好。雖然台灣目前沒有規定植入晶片的最低年齡,但多數獸醫會建議在疫苗接種時(高敏感/高壓力貓間隔 3–7 天)、或是結紮手術時趁麻醉一併植入,這樣能減少貓咪的不適與壓力。對於已經準備讓貓咪接觸戶外環境的貓咪家長,務必在開放自由活動前完成晶片植入與登記,才能在意外走失時提高找回的機會。即使妳的貓平時完全待在室內,也不代表風險為零,因為貓咪可能因搬家、訪客疏忽或突發狀況而逃脫,提早植入晶片就像是幫她繫上一條無形的安全繩,一旦迷路,才能讓她有機會回到妳懷裡。


哪些單位可以替我的貓植入晶片並進行寵物登記?

Section image

在台灣,只要你年滿18歲,就可以攜帶身分證,前往附近具備資格的單位為貓咪辦理晶片植入與寵物登記。這些單位包括動物醫院、各縣市政府的動物保護防疫處,以及動物之家,而且不限戶籍地,也就是說,即使你人在外地,也可以就近完成晶片與登記手續,無需回到戶籍所在地。記得,不論在哪裡辦理,完成「植入」只是第一步,務必要確認資料是否已同步登錄到官方寵物登記系統中,才能真正保障貓咪的身分與安全。

植入晶片後,我如何知道我的貓已成功註冊?

Section image

當你帶貓咪去植入晶片後,別以為事情就此完成了,其實**「登記」才是讓晶片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步驟**。在台灣,晶片植入後必須完成登記到農業部的「寵物登記資訊系統」中,將晶片號碼與貓咪家長資料正式連結,才能在貓咪走失時順利聯繫到你。大多數獸醫院會協助上傳資料,你可以當場確認是否完成登記,並索取晶片條碼貼紙與登記證明文件備查。事後也建議你上網至「全國動物保護資訊網」(https://www.pet.gov.tw/web/O201_Fido.aspx),進入「寵物登記查詢」,輸入貓咪的15碼晶片號碼,檢查系統是否正確顯示你的聯絡資訊。如果查不到或資料有誤,請盡快聯繫施打單位或所屬縣市動保處協助補登與更正。記得,只有成功登記的晶片,才是一張貓咪走失後的「回家通行證」。

植入晶片有助提升動物福利

Section image

在國際上,植入晶片被公認為具有高度安全,目前已有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澳大利亞……等諸多先進國家推行「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

以英國來說,根據法律規定,英格蘭除野貓和社區貓等無主貓外,自2024 年6 月10 日起,所有寵物貓都必須在 20 週齡之前植入晶片,並確保晶片資料保持最新狀態,否則將面臨最高500英鎊的罰款。而此項「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有 99% 的受訪者表示支持該措施,認同該措施是落實動物福利行動計劃的承諾。植入晶片能具體提升動物福利的主要原因如下:

幫走失或遭盜的家貓找到回家的路

能夠輕鬆識別身分是保持貓咪安全和健康的先決條件,即使是完全呆在室內的貓也可能逃脫,就我養貓20年的經驗,7隻貓之中就有2隻貓曾經走失,能夠在當時沒有植入晶片的情況下平安找回算是老天保佑!在英國,據統計擁有晶片的貓與主人團聚的可能性是未植入晶片的貓的 21 倍。因此,對於相較於家犬更容易走失的家貓,如果因為植入晶片而獲得另一層保護,那麼無論她們被發現離家多遠、失踪多久,一定能提高返家的機會。英國首席獸醫官 Christine Middlemiss 表示:「微晶片是迄今為止識別丟失寵物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正如我們在狗身上植入晶片所看到的那樣,那些被植入晶片的狗與主人團聚的可能性是其兩倍以上。通過給自己的貓植入晶片,主人可以增加在心愛的寵物失踪時與其團聚的可能性」。

強化貓咪家長責任控制遊蕩貓數量

「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讓每隻寵物貓有了身分證,對於貓咪家長而言,可遏止不當飼養和隨意遺棄貓咪,強化貓咪家長責任並提升寵物貓的動物福利;對環境而言,台灣家貓數量在過去兩年內增加了50%,而快速的增長將伴隨著遊蕩貓問題的惡化,進一步影響公共衛生並導致野生動物的生態壓力。通過強制植入晶片,可以幫助走失的貓咪返家並防止貓咪家長隨意遺棄,避免產生更多遊蕩貓並有利數量的追踪和控管。

植入晶片不只是一種「防走失」的保險,它更是負責任貓咪家長的象徵。從英國到澳洲,世界各國都陸續推動家貓強制植晶片制度,就是因為晶片能夠在她迷路、受困、甚至被人撿到時,快速為她找回身分、找回主人。


雖然晶片不是萬無一失的保證,但與傳統項圈、AirTag 等方式相比,它是目前最安全、最長久、最值得信賴的身分識別工具。但別忘了,植晶片只是第一步,「完成正確登記」與「隨時更新聯絡資訊」才是真正關鍵。讓我們用更安心、更負責的方式,守護貓咪一輩子的歸屬吧!